Your address will show here +12 34 56 78
人們意識到樹木不僅是經濟利用的材積而已,而是守護大地的根本,想要還給森林原有的樣貌,找回生機,正摸索、重建人與森林的新關係
台灣屋脊上的玉山圓柏
圓柏踞守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,冰河時期從東喜馬拉雅山系拓展到台灣,成為分佈海拔最高樹種
樹田
台灣有27萬公頃是生產性的人工林,透過試驗,研究如何妥善利用人工林,讓林下經濟可以發展出不同模式呢?
土地公的本事
嘉義縣中埔鄉的這片檳榔園長期使用除草劑,土壤裸露,狀況並不好,一切交給土地公後,慢慢的,原始生命力回來了...
陳永陵的手作森林
陳永陵的家,在台東池上與花蓮富里交接處,從屋頂眺望四周,林木蒼翠,彷彿是一片從來不曾被人打擾的原始森林。
跟著獵人上學去
這是一所特別的學校,教室裡沒有課本,泰雅族獵人阿雄帶領都市人親身體會,學習尊重山林,聽懂山林要說的話。
撞到月亮的樹
我們要去尋找一種樹,祂們巨大、高聳入天,彷彿可以跟月亮打招呼,魯凱族人稱祂為「 撞到月亮的樹 」
台灣山茶前傳
六龜藤枝部落的陳孫麗花,和家人在原住民保留地,種台灣山茶,這是與林試所合作的林下經濟試辦計畫...
檳榔園的第二春
行政院召開國土專案會議,新修「檳榔管理方案」,未來每年每公頃補助五萬元,輔導檳榔農種植油茶,縮減檳榔種植面積。
無痕山林
每到假日許多登山客走向山林,緩解壓力,但同時也帶給山林沉重的環境負荷,真正愛山,就不應該造成山的負擔...
信託顧自然
在日本,小學生集資買下森林,等著龍貓回來;在台灣,三個人買下新竹郊區森林,成為國內第一起環境信託案例。
鹿謎
身影高大圓潤;步伐沉穩輕盈。曾經台灣水鹿族群數量少到被列入保育,如今重回消失領地,也帶來許多謎團
十年一瞬
木材自給率不到1%,如何利用現有人工林,提高自給率,也替日漸蕭條的台灣林業,找出永續經營新方向呢?
希望森林
造林常被質疑是人為意志凌駕於自然之上的表現,不過在屏東霧台有個魯凱家族的「造林」方式卻大不相同,是怎麼做的呢?
附生植物的求生法則
森林裡,有一群住戶把大樹當成公寓,不需要土也能活得很好。有的在樹冠層,有的依附在樹幹上,它們是附生植物。
梨山阿寶的山林實驗
2004年李寶蓮在梨山進行一場山林實驗,她想知道山林保育與經濟活動能否有平衡點?近20年過去,她找到答案了嗎?